视点

陈剑:权力任性的经典案例 ——贵州六盘水市李再勇案点评

发布时间:2024-03-28 14:27 作者:陈剑 浏览:256次

2024年3月上旬和中旬,笔者先后在杭州和海口作了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报告。并对十年来,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归结为以下十个方面:传统的意识形态如影随形;文革思维没有得到认真清理;政府制定的政策波动过大;政府诚信不足;权力任性,政府公权力经常逾越法律允许边界;不同的市场主体面临的环境差别巨大;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一些个案的判决不当影响人们信心;共同富裕理解的偏差;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家诸多误读。但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方面因素,并不是等量齐观的。这其中,权力任性,是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李再勇案例详情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年度反腐大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2024年1月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二集《政治监督保障》。

      曾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的李再勇,盲目举债劳民伤财、破坏生态环境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得他所任职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债台高筑……

      六盘水市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工业城市,煤炭、建材、钢铁是传统支柱产业。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期间,提出要“换道超车”,全力发展旅游,将六盘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后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他共推动兴建了23个旅游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已被贵州省列入低效闲置项目。李再勇为了建这些项目,不顾当地财政实际承载能力盲目举债,仅债务利息一项就给国家造成了9亿余元的重大损失。他主政六盘水的三年多里,当地新增债务达1500亿余元,从2013年到2017年债务增长率超300%,给当地留下了极其沉重的包袱。

     李再勇想法是:离中管干部只有最后一步了,希望搞一些大手笔、大动作,搞一点大动静,这样才能够引起上级的关注。

     六盘水是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大量旅游项目要耗费巨额资金,李再勇的思路是“无中生有,没钱就去借”。他不顾六盘水财政实际承载能力,新成立了6家融资平台公司,把融资额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指标。项目中,有的包装成企业项目要求公司去融资借贷,有的压给区县去筹资并实施。在李再勇推动下,六盘水市各级政府盲目举债,至于未来能不能盈利,债务还不还得上,全不在他考虑之列。按李再勇话说:反正过几年一换岗位,一拍屁股走人,后边继任者谁来接,谁承担责任。李再勇留下的沉重债务和低效闲置项目,给当地政府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近期“贵州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与李再勇主政六盘水市时间高度重合,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女企业家持续讨要工程款长达8年。权力任性,是当地民营企业生存发展艰难最主要原因。

      二、案例点评

      李再勇案例,给人们一个强烈的感受是,权力任性已经达到十分张狂的地步。至少引发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一把手权力任性,谁来监督?

      李再勇案例说明,即使当地财政亏损,也可以通过举债投资项目。在这个案例中, 人们看不到任何能够阻挡和制约李再勇花钱的力量。即使当地财政再亏损,负债多少亿,也阻止不了李再勇通过成立了6家融资平台公司,举债上项目。初衷可以理解为通过大量投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至于这种政府投资,是否有效益,对当地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没有人过问;如果项目亏损,谁来承担责任,谁来负责还钱,在李再勇哪里,没有丝毫顾忌。案例梳理不难看出,当地集体决策制度完全虚化,领导人的“一言堂”已经成了风尚。李再勇内心没有敬畏,看不出制度的约束有怎样作用。面对一些干部和群众质疑,一把手就可以强行拍板、强力推进,副手普遍唯唯诺诺,质疑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也是当下普遍的政治生态。可以说,权力的任性,必然导致权力滥用。正是这种思维和行为路径,就不难理解,当下,中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政府的债务负担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因为即使当地亏损已经十分严重,仍然可以找到投入的资金,从而为自身政绩加码。

       (二)各级人大对政府监督,连点形式也没有

       实际上,包括全国人大在内的全国各级人大,一个重要使命是监督政府花钱。政府本身不创造GDP,政府的每一笔开销,都是纳税人的钱,因而监督政府花钱,本身就是各级人大的庄严使命。但在当下,各级人大这项监督工作,同样已经虚化。在李再勇个案中,人大对政府监督,不说实质监督,连一点形式上的监督也没有。正因为如此,才有成百上千个李再勇,不惜财政亏损也大兴举债上项目。地方政府的债务累累,正是李再勇们权力任性和权力滥用所致。

        (三)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批论证,只是走过场

       李再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上了二十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共性特点是求大、求快,缺乏基本论证,导致脱离市场客源和消费力实际。例如,李再勇最为重视的梅花山滑雪综合体项目就是个典型例子。李再勇号称要打造“中国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虑六盘水只有一个多月滑雪季,也不考虑六盘水已有两个滑雪场,仍拍板兴建包括29个子项目的梅花山滑雪综合体,举债30多亿,其中打造近万米的“亚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个多亿。如今,除了冬天那一个多月,其余时间游客稀少、举步维艰。

     作为有为政府,政府重要的是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服务,而不是直接投资上项目。即使投资重大项目(违背有为政府的初衷),至少要经过基本的项目审批程序。例如项目立项阶段,包括确定项目建设意义和目标,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工作,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交审批部门进行初审论证等。项目立项后,对项目短期和长期的效益评估,立项、项目建议书批复,包括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环评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都是需要经过的流程。现实情形是,只要是政府一把手工程,上述流程也只是流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项目最终实施。 而项目,即使论证,也同样只是走走过场。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没有起到任何约束作用

      贵州是最早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省份之一,2014年—2017年,贵州省共实施了35个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李再勇2013年1月—2017年1月担任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应该在离任审计之列。但李再勇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的问题并未成为其仕途的绊脚石,恰恰相反,自2016年12月起,升任至贵州省委常委,后又担任贵阳市委书记、贵州省副省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可见,离任审计并未起到应有的约束效果。

      (五)政绩考核标准,如何考核?

      推动经济增长,应当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但政绩如何考核,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一把手权力面前,上述问题都不是问题。李再勇不计后果的投入、上项目,仍然是当下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只要没有其他问题,上述举债大上工程项目,导致亏损,效益低,没有人会因此承担责任。李再勇是否因此当上贵州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笔者不知其详。但至少说明,李再勇没有因为不计后果的投入而受到牵连,反而是受到提拔重用。李再勇之所以东窗事发,只是因为其他问题所致。

       李再勇案例说明,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制约任性权力的手段,还没有找到如何把权力送进制度的笼子措施。实际上,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早就提供了明确的答案。问题只是,我们是否认同这些答案。

来源: 常态发展

推荐 推荐1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