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空间

沈宝祥:回顾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5-09-22 12:04 作者:沈宝祥 浏览:56次

1979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胡耀邦同志发动了一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这场讨论影响很大现将本人参与和知道的有关情况略作介绍1978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历史性决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具体讲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以后的提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上就是政治路线的改变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就要解决如何有效进行经济建设的问题这也是多年存在的一个症结关键是要端正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此胡耀邦发动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生产目的讨论从197910月开始延续了一年半时间。《人民日报情况汇编1498197998),刊登了蒋映光理论部编辑)、李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两位同志撰写的一篇文章该文认为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批评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胡耀邦看了之后即批转给理论动态组要求就此写一篇文章胡耀邦的批语全文如下

理论动态

这两位同志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可惜没有根据我们经济战线上同志们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充分的解剖因此文章缺乏针对性和战斗性请你们根据这篇东西提出的思想精心讨论几次写出一篇东西来希望四中全会前能完成这是一篇极其重要的文章 耀邦910

我们理论动态组的吴振坤同志承担了这一写作任务耀邦同志两次审阅文稿这篇文稿以要真正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为题发表在理论动态1601979930)。这篇文章阐明任何一个社会生产总有一定的目的都不是为生产而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者的需要从而也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文章指出从我国多年经济建设的实践来看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是相当严重的文章列举了为生产而生产的各种具体表现:(安排整个社会生产计划不是从人民的消费需要出发而是从若干种主要产品的增产指标出发在计划的出发点上就忽视了人民的消费需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重视积累轻视消费积累率越来越高1970年到1978年达到36以上过高的积累率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在积累基金的分配上重视生产性积累轻视非生产性积累长期生产性建设规模过大造成骨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非生产性建设欠账很多公共交通十分拥挤职工住它极度紧张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在生产性积累的分配上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对农业和轻工业投资过少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 (在重工业内部重视工业自身的需要轻视为农业轻工业服务重工业自我服务比重过大钢材电力等消费量中用于农业和农机维修的比重很小重工业为轻工业提供的机器也比较少。(不顾市场需要盲目生产许多企业片面追求产量产值指标片面追求利润往往不顾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花色等挤掉了产值低利润小而人民生活需要的商品以上这些相当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建设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状况文章说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为生产而生产为重工业而重工业是我们经济工作中许多问题长期不得解决的症结所在目前农业技术基础薄弱轻纺工业上不去基本建设战线减不下来消费品供不应求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大大超过商品可供量等等都与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有很大关系1020,《人民日报将此文作为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理论动态的文章 1022,《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于光远谈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理论问题一文文章指出研究这个题目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我们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进一步明确从什么出发来计划和安排整个社会生产应该以什么做标准来衡量整个国民经济的成绩1023,《光明日报从第一版开始全文转载了人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提出以后立即引起经济学界经济工作者和领导干部的注意102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座谈会首都二十多位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参加会议热烈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问题与会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并建议对此深入展开讨论肃清倾思想的影响端正调整经济的指导思想新华社于112日就此发了电讯稿。《人民日报113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这一条新闻首都和全国各地的经济学者经济工作者积极参加这个讨论他们或开座谈会或写文章阐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115首都八百多名技术经济工作者举行大型座谈会于光远在会上讲话指出目前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是一个意义深远关系到调整国民经济方针能否顺利贯彻的重要讨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国务院财经委员会轻工业部等机关都组织有关干部进行讨论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经济学会于1167日连续召开座谈会河南省经济学会也召开了讨论会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天津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报纸报道了当地理论工作者经济部门座谈讨论的情况刊登了评论员文章有的还开设了专栏讨论发展很快势头很好这个讨论也引起了领导干部的重视浙江省委常委会讨论指出搞好经济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甘肃省委书记宋平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都对本省如何展开讨论提出了指导意见在各方推动下很快形成了全国性讨论的态势胡耀邦对这个讨论的进展很高兴1979115他在理论动态组会议上说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篇文章在经济界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开窍了当然认识还不足他要求再写文章将讨论引向深入这场讨论也出现了超出预想的矛盾讲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必然要讲发展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要真正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一文有一段讲了这个问题文章说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有一个口号叫做先生产后生活’。如果把它理解为生产决定消费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无疑是对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克服困难这个口号也是必要的可是这个口号把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机械地割裂开了容易产生种种误解文章进一步说多年来经济工作中存在只重视积累不重视消费只重视骨头’,不重视的做法与套用这个口号是有关系的文章提出必须生产生活一齐抓即使在今天看来这段话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际情况看都不能说有什么错而且还讲了特定情况下这个口号的必要性但这一段话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务院某部负责人在他们单位的大会上抨击要真正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一文和这个讨论他们单位办的报纸对此文进行大批判给我们扣上了反大庆的帽子那个时候这顶帽子同反大寨的帽子份量至少是相等这事闹到最高层。《人民日报也按指令暂停了讨论但其他报刊还是继续讨论依据耀邦的意见吴振坤又撰写了一篇再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文稿但这篇文稿已不宜在理论动态发表。《人民日报的同志对于中止这场讨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给胡耀邦写信申述自己的意见耀邦找他们谈话作解释据说谈话时耀邦情绪非常激动耀邦在我们理论动态组会议上也说过人家给我们扣上了反大庆的帽子也没有什么我记得那天他的态度倒是很平静的以上所说的这些事只是发生在极小的范围外界并不知晓所以面上的讨论还是照样进行这个讨论适应了客观的需要得到广大的经济学者经济工作者和领导干部的支持是无法阻拦的这场讨论持续了一年半时间其影响和积极作用是很明显的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必然要求在长时期中提出为实现跃进目标而生产为祖国增光而生产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而生产为领袖放心而生产等等而没有把发展生产力同改善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胡耀邦借用斯大林的为生产而生产来概括这种现象提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个命题抓住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一个要害问题使大家对全党工作重点转移有了更深更切实的理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的实践意义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19794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长期以来的思想影响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当时形象的说法是骨头太多太少具体表现是重生产性建设轻非生产性建设重重工业轻轻工业和农业市场上作为消费品的商品严重短缺人民物质和文化的最起码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这样的局面从指导思想来说存在着为生产而生产的问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开启了人们的思想正如有的同志所说各部门都说自己是短线不能压缩要搞清楚什么是短线什么是长线就有赖于把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弄明白有的同志指出只有把指导思想扭转到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上来我们大家才能有调整的共同语言这一讨论从基本经济规律的高度提高了大家对调整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调整通过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比较深入地揭露了经济建设中的错误总结了经验教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对经济建设的最大干扰的错误在经济建设中还有许多具体表现在讨论中大家深入剖析了经济建设中的错误基本统一了认识这对整个经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实际上就是发展观的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其实就是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这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为生产而生产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盲目的发展观近些年来某些地方又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为GDP而生产为显现政绩而生产等倾向实质上这也是为生产而生产可见发展观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经常注意不断解决的问题在理论上这个讨论已经越出了经济的范畴触及到了社会主义基本理论这篇文章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不仅是社会主义再生产所要求的而且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讨论中有的学者指出经济工作如果离开了为全体人民谋福利就会丧失其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生产不仅要充分地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而且要保证他们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这些已经触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而且至今没有过时

借撰写本文介绍一下已故的吴振坤同志吴振坤也是理论动态组最早的成员正式组建理论动态组时他是副组长后任理论动态组组长吴振坤回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后任教研室主任在那一段时间内,《理论动态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章都由吴振坤撰写胡耀邦同志多次赞扬吴振坤撰写的文章本人在阅读了有关社会主义的一些著作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深化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书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第633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恩格斯指出了三点:(1发展生产力;(2实现一切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3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恩格斯讲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2023731日稿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