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给毛泽东留下好印象

发布时间:2017-05-02 15:13 作者: 浏览:89次

毛泽东说,哦,是个小个子队长呀。毛泽东很有兴趣地问了他一些情况,并让他向大家说两句。胡耀邦把工作说得既简要又条理分明,给毛泽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东征战役结束后,胡耀邦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积极投入到改造共青团的工作中。1936年7月11日,胡耀邦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党的工作》第四期上发表了《目前子长的团应做什么》一文。文章提出了“改编”即改造的任务。

1937年1月,胡耀邦奉命离开共青团中央局。5月,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二期学习。这期“抗大”的学员绝大部分来自红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中的领导干部,一部分学员是从外地到延安来参加抗日的青年知识分子,学员共分八个小组。第一组为师级干部,第二组为军级干部,其他组除知识分子外,还有营级或营级以上指挥员或干部。胡耀邦被分在第一组,组长是著名战将陈赓,胡耀邦任党支部书记。“抗大”对胡耀邦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在这里,他有了与毛泽东近距离交流,甚至当面交谈的机会。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爆发。前线急需干部,“抗大”的第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业,于8月间毕业。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抗大”校长林彪就任第一一五师师长,他虽然继续挂名“抗大”校长,实际上已赶赴山西抗战前线。“抗大”副校长刘伯承担任了第一二九师师长,也率部挺进太行山。在“抗大”学习的红军将领,也有不少奔赴抗战前线。胡耀邦留在“抗大”高级班深造(在2767名学员中,留在高级班深造的只有28人),仍任党支部书记。

胡耀邦在一篇题为《我最难忘怀的事》的纪念毛泽东的文章中,写道:“他教育我说,要把党总支的工作做好,我们必须首先办好一份校报。当他看了校报第一期后,批评我们没有自己写的东西。他自告奋勇地写了那篇号召大家‘反对自由主义’的文章。”抗大的校报取名为《思想战线》,是用油印机印刷的。毛泽东的那篇名作《反对自由主义》是在1937年9月7日登出的。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胡耀邦在下一期上发表了对毛泽东文章的读后感《论自由主义与反自由主义》,结合“抗大”实际,强调了反对自由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战线》自第三期改名为《抗大》,继续发行。这个校刊还发行过《我们伟大的事业》、《生产导报》等专刊。胡耀邦工作很辛苦,从编辑、排版、拟标题,到当师傅、转动油印机、分发报纸,什么事都干。

10月,胡耀邦毕业后留校,经毛泽东亲自提议,胡耀邦升为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主要负责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积极、谨慎地发展党员”。当时,党中央希望抗大的党委做好党外学员的工作,使他们在政治上理解党的基本方针,树立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使他们具备一个职业革命者所应有的崇高理想和无私精神,并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尽可能多地吸收到党内来。胡耀邦在这一阶段工作十分繁忙,在他当“抗大”政治部副主任期间,70%以上的第三期学员被吸收为新党员。

1938年5月,胡耀邦离开校总部,前往位于瓦窑堡的第四期“抗大”的第一分校,任政治委员。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