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胡耀邦与君山众游人合影,茶园古道闪烁出现代政治文明之光——胡耀邦最后的岳阳行(10)
上文第9篇记述胡耀邦视察岳阳“洞纺”厂,对苎麻纺织品有一番感慨。参观结束后签写了自己的名字。接下来,胡耀邦登车去君山游览。
钱江:胡耀邦在洞庭苎麻印染厂——他最后的岳阳行(9)
美丽的君山岛多有历史名胜,流传动人的历史传说。而在这一天,君山茶园道上闪烁出现代政治文明的光彩。
1.胡耀邦实现了上君山的愿望
此日的天气渐渐放晴。坐落在岳阳楼对面洞庭湖万顷碧波中的君山秀色宜人。这是一个只有0.96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树木葱茏,多有古迹,历史传说委婉动人。
洞庭湖中君山岛俯瞰——万顷碧水一青螺
昔时游人到君山,往往雇请船只。民国时期,每至春和景明,渔民划起船只,汇集在岳阳楼下码头专事载客渡洞庭游君山。20世纪70年代起,岳阳楼客运码头每天有数班游轮往返岳阳楼、君山之间。那时的君山还是一个农场,前文提到胡耀邦熟悉的李朗秋,曾担任君山农场场长,将君山开发成著名茶园。
1979年,君山建为公园,渐成著名旅游胜地。
进入 80年代,洞庭湖水明显后退,君山在枯水季节与陆地相连,于是修筑了公路,游人可以取道芦席湾直抵君山。胡耀邦上君山,走的即是此路。
岳阳市委书记储波陪同胡耀邦游览君山。一应当年在湘潭熟悉的老部下、老同事也陪同上岛。
虽道是原先说好一线领导不陪同,但有些事情也是由不得他的。虽然辞去了总书记,1987年11月的中共13届1中全会上,胡耀邦仍被选为政治局委员,他的出行有相应警卫措施,在陪同方面亦是受到重视。胡耀邦只得默认。不过,他一再坚持不要影响游人,公园照常开放,岳阳做到了这一点。
车队开进君山岛,在进门叫作“龙口”的地方停下。胡耀邦走下车说:早就想来君山看看,总是没有机会,今番终于来了。
当年担任湘潭地委书记时,胡耀邦曾来洞庭湖区视察,君山岛还在开发中,岛上多狭窄茶田小道,树木杂乱,上岛不那么容易。以致胡耀邦想来而没有来成。
2.君山道上,胡耀邦即兴谈“桐城派”古文
君山道上,胡耀邦兴致飞扬,与储波交谈甚多。
储波对岳阳情况博闻强记,一一作答。
胡耀邦突然说了一句:“你好像是安徽人?”
储波说:“正是,我是安徽桐城人。”
胡耀邦说:“我倒是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桐城引起了胡耀邦的联想,他说:“桐城自古出人才呀。历史上的‘桐城派’就很有影响。清朝散文流派的开创者方苞和承前启后的人物刘大槐、姚鼐都是你们桐城人呢。还有鲁挚非、吴嘉宾、欧阳兆熊、梅曾亮、方东树等等。”这些人的名字,胡耀邦脱口而出,还说,他觉得曾国藩的散文好似也可以并入桐城派之列。
胡耀邦谈起对“桐城派”的认识:“‘桐城派’以古文正宗自命,以碑志清壮为多,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文,西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古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以‘义理’为核心,强调义理,考据、文章并重,讲究语言‘雅法’。可是桐城派写文章虽然文理清顺,但是内容贫瘠,充满陈腐说教。他们在清代中末叶文坛上影响极大。五四运动前后,其末流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反对势力呢。”
储波听到这里对胡耀邦说,你的记忆真好,我作为桐城人,知道的事情还不如你呢。(引自艾湘涛《岳阳不会忘记》,第66-67页,以及2016年本文作者对艾湘涛的访问,写作本文时又作了核对)
1988年12月8日上午,胡耀邦和储波(右)在君山柳毅井前观看石碑。 艾湘涛 摄
储波是在岳阳成长起来的干部,196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工程系,随后到“文革”中的部队农场劳作等待分配。1975年来岳阳化工总厂,一干差不多10年,从总厂办公室秘书到副厂长,直到担任总厂副厂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任岳阳市市长,两年后任市委书记。后来,储波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储波表示,他常年在岳阳工作,情况比较熟悉,现在是难得的机会向耀邦同志汇报,听取指导。
3.茶园路上,游人围住了胡耀邦
一行人从龙口走上朗吟亭,边走边聊,然后下坡去二妃墓——又叫“湘妃墓”。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大致在湖南南部。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闻讯南下寻迹,至君山,悲恸而死,安葬于岛上。现有古碑刻“虞帝二妃之墓”,四周长满了“斑竹”——竹身上斑斑点点,传说系二妃洒泪而成,点染作君山特有景观。
君山岛上“虞帝二妃之墓”
君山岛上独有的斑竹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走去,两边满是茶园,著名的“君山银针”就是用这里的茶叶制成的。胡耀邦说:“田园风光真好,值得一游”
正在这时,发现前面路边站了许多游人,原来是他们认出了胡耀邦,纷纷在路边站住,等着胡耀邦走近。
突听一男子大喊一声:“胡书记,您老人家要保重呀!”
储波怕胡耀邦没听清楚,向他复述了一遍。胡耀邦听了,向游人招招手说:“大家都保重!谢谢!”
路边游客一起鼓掌。
这天的游人中,有岳阳市政管理局年轻干部许超美,他陪同来岳阳参加湖南省市政行业协会年会的同行上岛,义务导游。前两天岳阳阴雨,昨晚北风吹散浓云,天气放晴,与会代表80余人,不少是第一次来君山,兴致勃发。
他们正打算走向飞来钟景点,打前站的同事陈三佐一路小跑奔来,对许超美说道:“你看,前面走来的矮个子好像是胡耀邦?”
许超美一看,果然是他心中敬仰的胡耀邦,立即走上前去。没有人阻拦,他来到跟前向胡耀邦问好!
胡耀邦微笑打招呼:“大家好!”许超美一听就是带有浏阳口音的普通话,湖南人听了更觉得亲切。
来自株洲的市政管理处主任边可士原籍河北,握住了胡耀邦手,字正腔圆地大声问候:“总书记您好!”
胡耀邦笑着纠正:“我已经不是总书记了,叫我老胡或者耀邦同志好了。”
边可士说:“我们不管,您在我们心里永远都是总书记。”
他一说,周围游人纷纷喊起来:“总书记好!”
胡耀邦连连挥手致意。他见到身前的人佩戴会议标志,问道:“你们开什么会呀?”
许超美摘下会标递过去,说明是“湖南省市政工程协会年会”。
胡耀邦端详会标问:“市政工程是干什么的?”
边可士说:“就是城市里架桥修路的。”
胡耀邦说:“你们的工作很光荣。”
许超美想把会标送作纪念,胡耀邦笑着摆手:“我不是专家,我可不能掠人之美哟!”
来到胡耀邦身边的游人越来越多。胡耀邦早就打招呼,不能因为他的到来封园挡住游客,所以这天君山游人不少。
看到围在胡耀邦身边的游人拥挤,陪同领导和工作人员有些着急,连连使眼色、打招呼。
许超美知道此时此地不能久谈,赶紧向胡耀邦说:“大家有个共同的心愿。”
胡耀邦马上接住话头:“哦,是想一起照个相吧?怎么照呀?你们来弄好吗?”他痛快地同意了。
话音刚落,人群一拥而上,都想站到胡耀邦身边。
许超美一眼看到相识的市委接待处长艾湘涛手里有照相机,急忙请他拍照,一边紧紧地站在胡耀邦身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位置,算得上就是 C 位了!
正在这时,两名干部模样的人看出许超美是这群人中的组织者,将他从人群中拽了出来,说:“耀邦同志这次来岳阳是休息的。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大好,请你带个头将你们的人劝走。”
许超美即刻答应说,拍完照片就离开。但是他已经不能回到紧挨胡耀邦的位置去了,只能站到边上,被身前的人挡住了半个脸。
艾湘涛按动相机快门。
1988年12月8日上午,胡耀邦和君山公园的游人在一起。合影人中,有偶遇的湖南“市政协会”年会的代表,看来也有恰巧走来的游客,他们拥拢到一起与胡耀邦合影,对人民与领袖的相互关系作出了诠释。 艾湘涛 摄影
拍下第一张照片后,刚才不在镜头里的人立即挤到前面替换,紧紧拥住胡耀邦。
艾湘涛又按下快门,拍下第2张胡耀邦和游人在一起的照片。
这是人民领袖和人民水乳交融的美好画面,照片的珍贵意义将随着岁月流逝而增添。
1988年12月8日上午,胡耀邦在君山与游人合影之二。右边的许超美还是被遮住了。 艾湘涛 摄
从上面的照片可见,有若干人得到了两次摄入照片的机会,其中包括许超美(右侧戴眼镜者),但他的脸部被遮挡。
分析一下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上,红色圆框内的是许超美。白色和黄色圆框内两个年轻人两次进入艾湘涛拍摄的照片,他们面前没有遮挡,拍摄得很清晰。不知道这两位入影者的名字,他们应该感谢许超美的临事组织之功,还有艾湘涛手中的相机。
时过35年,如今步入退休生活的许超美不能忘记君山道上相会胡耀邦,并且组织游人与他合影的奇遇,提笔将这个故事写了出来。
他回忆当时的游人:“潮水般涌到耀邦同志身边,耳边响起一阵阵的‘咔嚓’声。大家簇拥着耀邦同志,一幅领袖与人民在一起的景象定格在有着无数人的镜头里。我此时紧挨着耀邦站着的位置特好,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指工作人员将他拉出来吩咐——本文作者注),我失去了一个与耀邦同志亲密合影的机会,这让我遗憾终生。”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附言:
这篇文章,本文作者等待30多年之后,终于能够落笔了。
本文主要内容取自笔者对艾湘涛先生的访问记录和他本人著作《通天人物》《岳阳不会忘记》的相关篇章,这是我无比感谢的!然而我的整理还要再等一等,尽管不知道要等多久。既然那天和胡耀邦君山偶遇合影的游人众多,场面热烈,其中一定会有人,特别是照片中紧挨胡耀邦的人会拿起笔来,把这个场面记录下来交给历史。
终于在今年等到了。亲历者许超美先生(还有张小章先生也在同一个月写下文章,我们下面就会看到)今年7月写下回忆文章《邂逅耀邦同志》,真切回忆了君山偶遇胡耀邦的场面。他们的回忆文字和艾湘涛先生的记录汇聚起来,当年场面的记录就更显得完整。
本文作者征得许超美先生同意引用他的文章,在此深致感谢!
这张合影照片中用圆框圈出的两位游人,要是也能写下或叙述一段回忆文字,那就更好了!
感谢许超美对游人的及时组织,感谢艾湘涛手中的相机,他们的合作定格了中国当代政治文明史上的宝贵瞬间!这些照片和回忆增添了美丽君山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政治文明史增添了鲜明的注脚。
这张照片中的绝大多数人,笔者不知道名字,然而可以肯定,他们是幸运的,是那个宝贵瞬间的见证者。
(未完待续)
2023年8月30日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