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胡耀邦湘妃祠吟咏张之洞长联,小坐柳毅井石阶合影游客一家人——胡耀邦最后的岳阳行(11)
上文记述1988年12月8日,游览洞庭湖君山的胡耀邦与涌到身前的众多游人合影。
胡耀邦与众游人挥手道别,参观了湘君二妃墓,结果被更多的游人认了出来,成群地跟在胡耀邦身后。
1.胡耀邦逐字念出张之洞四百字长联
胡耀邦来到了湘妃祠,这是君山上的最大古建筑。此时的大殿前游人争睹胡耀邦,工作人员协助才能分开道路。胡耀邦一边挥手问候游人,迈进大殿。
君山岛上湘妃祠
湘妃祠大殿供奉娥皇、女英,塑像两边柱上有著名的张之洞所撰长联。是清同治十五年(1889)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巡阅水师来到洞庭湖,游览君山,下令整修湘妃祠之时动笔撰写的。
张之洞是一位从旧时代走向近代工业、走向近代文明的政治转型人物。他以深厚的文史功底为基础,将与君山相关的人物、故事、风景、名诗名词熔铸一炉,写成400字长联,意蕴深长,此联有“天下第二长联”之称。
胡耀邦来到这里,差不多正是张之洞长联写成一百年。他站在大殿中央,一字一句将长联读完,还对长联撰写经过多有询问。
站在娥皇、女英塑像前,胡耀邦风趣了,说:“谁说只有湘女多情,她们(娥皇、女英)不是更多情吗?”
2.胡耀邦在柳毅井石阶上坐下歇一歇
从湘妃祠出来,一路走到柳毅井。胡耀邦可能有些累了,想抽一支烟。他将身穿的大衣后摆垫在柳毅井旁的石阶上,直接坐了上去。随行人员过意不去,想换个别的软垫,一时没有找到,胡耀邦又一再婉谢,只好作罢。
胡耀邦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燃,抽了起来,还一边吩咐从北京随行来工作人员,请他们各自在柳毅井前拍照留念。
传说此井是“洞庭龙宫”入口,唐朝书生柳毅在此遇到遭受家暴的洞庭龙王女儿,受托报信求救。他放弃上京赶考,入井下海传书。龙女得救,最后两人结为夫妻。这个优美的传说流传千年。
胡耀邦坐下抽烟的当口,一个小男孩一摇一摆向他走来,父母跟在身后。
胡耀邦打招呼:“哪里来的小朋友?叫爷爷好不好?”
“快叫爷爷!”小男孩的妈妈在身后嘱咐了一声。
小男孩果然叫道:“爷爷,爷爷!”这位爷爷是谁?小男孩完全不知道。
“跟爷爷照张相好不好?”胡耀邦对小男孩说。
男孩也不胆怯,走了过去,果然在胡耀邦身前站住。胡耀邦欠身将他抱在身前。
身边的艾湘涛见此情景,迅速按下快门。
3.胡耀邦和游客一家人合影
胡耀邦很高兴,问孩子:“你爸爸来了没有?”
“来了。”这回由孩子的妈妈抢答,而且一把将身边的丈夫拉了过去。
胡耀邦问年轻父母:“你们是哪里人?”
青年男子回答说:从长沙来,在省审计局工作。
胡耀邦说:“还是家乡人咯,那我们一家人照张相好不好。”说着,他又将小男孩抱过去,招呼青年夫妇靠近些。
1988年12月8日,胡耀邦在洞庭湖中君山岛柳毅井与来自长沙的游客一家人合影。由于多拍了几张照片,这张照片上的男孩表情不如前几张和胡耀邦单拍的那样自然。 艾湘涛 摄
艾湘涛拍下了这张合影照片。照片中的母亲笑得格外开心。
时隔久远,这个家庭成员的名字未能保留记录。好在拍摄者当时问明地址,事后寄去了照片。
转眼间,照片上的男孩今天应该已过不惑之年,他一定会珍藏这张照片。
4.市政工程年会代表围上来“补照”
柳毅井前的合影还没有结束,方才二妃墓附近偶遇的“市政工程年会”代表们又跟来了。他们中的许多人以为,刚才拍照片的是胡耀邦身边工作人员,生怕回去以后得不到照片,于是带着自己的相机又赶来了,要求“补照”。
这可以理解,在当时照相机算得上奢侈品,彩色胶卷引进中国大陆还不久,也算“昂贵商品”,到风光名胜处有一张留影照片是要长久留念的,更何况有难得的机会和胡耀邦合影。
胡耀邦身边的人员为难了,已经照过了一次,而且柳毅井处游人太多显得拥挤,怕有意外。
但是胡耀邦爽快地同意了,说:“既然同志们看得起,那就照吧。”
听得此话,上百人围拢来与胡耀邦合影。
合影之后,身边的人纷纷要和胡耀邦握手,胡耀邦也就一双手一双手地握将过去。
后面的人挤不过来,喊道:“耀邦同志,请你多多保重!”
胡耀邦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向人们大声说:“谢谢!谢谢了!”
(未完待续)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