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钱江:胡耀邦凝神“君山银针”三起三落,向闯来的女游客挥臂说信念,再与众游人合影——胡耀邦最后的岳阳行(12)

发布时间:2023-09-18 15:40 作者:钱江 浏览:350次

上文(11)记述胡耀邦在柳毅井与偶遇的一家人合影

钱江:胡耀邦湘妃祠吟咏张之洞长联,小坐柳毅井石阶合影游客一家人——胡耀邦最后的岳阳行(11)

柳毅井与游人合影之后,导游引导胡耀邦看了两株枯木逢春的桂花树,接着走到君山上有名的“飞来钟”亭。

1.走下“飞来钟”,看“君山银针”三起三落茶艺

此处是宋代遗迹,相传是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有农民(或渔民)首领杨幺在此聚义,与岳飞麾下的官军抗击,最后归于失败。相传“飞来钟”由聚义农民军用来号令队伍。这一带还有军师洞、点将台、藏金洞,都与杨幺建寨有关。

看过“飞来钟”,胡耀邦下坡乘汽车到洞庭山庄翠竹楼小憩。按说走路过去也很近,但考虑到沿途都有游人,都希望见见胡耀邦,最好合个影。若是这样,待胡耀邦走到山庄,就不知何时了。

山庄茶艺员演示冲泡“君山银针”——君山独有的茶叶。

洞庭湖中君山岛上的茶叶,可以制成“君山银针”

茶艺演示直接使用胡耀邦自带的有盖透明玻璃杯,放进“君山银针”,然后热水冲下,茶叶顿时有了灵性,黄芽在下、白芽在上缓缓立起,仿佛列队相迎。稍倾,杯底茶叶笔直地先后升向水面。接触水面后缓缓落下,垂直立于杯底;有些则再次缓缓浮到水面,重新落下,立于杯底的茶叶则如刀枪林立。

茶艺女一边冲泡一边讲解,演示十分成功。

1988年12月8日午前,胡耀邦在君山“洞庭山庄”看“君山银针”茶艺演示。“君山银针”在他面前三起三落,胡耀邦平静注视。艾湘涛摄

这番茶艺看得胡耀邦称赞道:“真是奇迹,这才叫名茶,你们要多宣传多介绍啊!”

坐在一旁的原岳阳地委书记张月桂脱口而出:“耀邦同志,你看着这茶多像我们的干部政策,能上能下呢!”

一言方出,茶室里所有的人都猛然抬头,惊讶地向这位老领导望去,茶室里顿时沉寂无声。

这句话会引起对眼前人物经历政治风云的联想吗?

胡耀邦没有反响,只作没听见,端起茶轻轻地啜了一口,慢慢品味。

公园管理干部马上调过话头,向胡耀邦介绍“君山银针”生产制造特点。

饮过“君山银针”,开餐时间到了,省、市领导陪同胡耀邦向百步外的餐厅走去。看过了茶艺表演的人们谈笑风生,走在胡耀邦两旁或身后。

2.胡耀邦君山路上挥臂说“信念”

突然,路边闯过来一名中年女性,径直走到胡耀邦面前。她说:“耀邦同志,您好!见到您我很高兴,我想单独和您谈谈。”

胡耀邦站住了。

这位女性从上衣兜里掏一个小红本递了上去,警卫人员先拿过来看了,上面写明她是东北某市一位兼职法律工作者。警卫没有阻止,守职地站在一旁。

胡耀邦指着身边说:“这些都是省市领导同志,还有陪我从北京来的同志,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

“那好,我想请问,您在北京,知不知道现在下面的党风有多坏?党内腐败现象长此下去,怎么得了?”这位女士说得很快。

胡耀邦和蔼问道:“你是不是党员呢?”

“我是党员,可我要求退党!”这位女士说。

胡耀邦严肃起来说:“我认为,入党退党都有你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可是你对党失去信心,是没有依据的!应当承认,我们党不可能没有一点错误,但你要相信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是大有希望的!”

胡耀邦说到这里,有些激动起来,右手握拳,挥动了手臂。说完,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3.餐厅外等候胡耀邦合影的人群

一行人在洞庭山庄餐厅坐定下来,摆上餐桌的是近年新开发的“君山全鱼席”。君山本是洞庭湖中小岛,各类洞庭鱼齐全,随着旅游业逐渐发展,厨师上岛,为过去的农场餐厅带来了“全鱼席”。

为本文写作提供依据,曾任岳阳市副秘书长的洞庭湖流域文史专家何林福找到了当年接待胡耀邦的山庄经理朱安之,他回忆,那天在一起吃饭的人不少,菜谱是市委接待处与山庄厨师一起定下来的,结合当天收购的洞庭湖鲜鱼,主菜是:竹筒回头鱼、松鼠鳜鱼、藕丝银鱼、三鲜鱼饺,清蒸水鱼、蝴蝶飘海(生鱼片火锅)、松籽鳝鱼。其它配菜是秋冬时令蔬菜,具体哪几味蔬菜已经记不起来了。(何林福2023年7月9日提供)

可以肯定,得知胡耀邦上岛,厨师积极性大涨,一定要将厨艺亮出来。

胡耀邦颇令厨师失望,他吃饭很快,几道鱼还没有上到一半,他把筷子一放,说已经吃好了,要去休息一会儿,即起身吩咐桌上的人慢慢吃,不要因为我影响了大家。说罢走出餐厅。

没想到出门才走了几步,就看到路边一群人已经列队站好了,正等着他。其中一位年轻人上前向胡耀邦问好,说大家希望和耀邦同志合影。

这支排列门外的队伍总数27人,来自各省市区邮电系统,来岳阳参加由北京《人民邮电报》主办的征文颁奖活动。他们中间有的人刚才在湘妃墓边已经见过胡耀邦,或许有个别的加入人群与胡耀邦合影了。

但是大部分人没有合上影,于是一路跟随到“飞来钟”,再跟到洞庭山庄。这时胡耀邦进了餐厅。

一行人中岳阳当地的《人民邮电报》特约记者李少敏是市委接待处长艾湘涛的好友,他知道这事情也只有找艾湘涛才有可能。刚刚在餐桌前坐下,艾湘涛就被服务员叫了出来,说外面有记者找。

原来是李少敏,身边还有一位《羊城晚报》记者。他们要求艾湘涛协助,实现他们和胡耀邦合影的愿望。

一开始,艾湘涛是不同意的。因为和偶遇游人不断合影,胡耀邦的游览大受影响,无法细看君山。

但是任凭艾湘涛怎么解释,都不能动摇李少敏等人的决心。在他们的顽强请求下,艾湘涛被感动了,他说,我是不能协调这件事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耀邦同志午餐之后,要到对面的屋子里休息一下,你们就等在路边,等一下耀邦同志出来了,你们自己对他讲。

听得此言,这些邮电系统人员立即静下来,预先在路边排好了队,耐心等待胡耀邦出现。

胡耀邦真的出现了,李少敏上前要求合影。

胡耀邦爽朗回答:“那就照吧。”

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1988年12月8日中午,君山洞庭山庄外,胡耀邦(中)和邮电系统游人合影。这张照片是用游人自带相机拍摄的。

黄色圆框内是李少敏,由于他努力坚持,这张合影照片拍成了!他们排列得当,所有人的面部都基本完整。

倒不是说这张合影的快门按动者有多高的摄影技巧。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张领袖与国家公民轻松愉快站到一起的照片。他们都是国家公民,国家公民的尊严,国家公民的自由和人格平等,在这张照片上融合了,构成君山岛上一幅洋溢人世间和谐风采的图画。

白色圆框中戴眼镜的是张小章,邮电系统活动的参加者,后来是洞庭流域“巴陵文化”的知名学者。正是他,今年7月将自己和胡耀邦的君山巧遇写了出来,和艾湘涛、许超美的回忆交织起来,丰富了本文的叙述。

这张照片上的人们,应该有不少能文善写,期待他们都拿起笔来,把在君山相遇胡耀邦的情景,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落笔,交给历史。

(未完待续)

作者附言:

首先感谢艾湘涛!他跟随胡耀邦在岳阳全程,拍摄和记录了胡耀邦在岳阳的所言、所行。本文作者两次在岳阳和他相会,他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记录。

感谢记录了本文场景的张小章先生,感谢他同意本文作者引用他的文字。他和许超美两人在今年7月同一个月里落笔,记述了在君山和胡耀邦的先后巧遇。

将来会有这样一天,君山上又立起一块石碑,大书“胡耀邦与游人合影处”。

君山岛上的历史遗迹湘妃墓和柳毅井,承载了古典爱情故事的浪漫和优美。胡耀邦走上君山,为这个美丽的洞庭湖岛屿带来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星光亮色。胡耀邦在君山的故事将久久流传。

(未完待续)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

推荐 推荐1



  • 京ICP备2021031182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